摄影师姓名或ID:
密 码:
取回密码
摄影作者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中文简体
·English
首页
图片中国
异域风情
时事资料
图片专题
行走天下
摄影月赛
作者专区
业界快讯
电子杂志
资料库
高清图片
CCN图片搜索
CCN信息搜索
综合查询
图片名称
图片编号
作者姓名
关键字
综合查询
行业动态
旅游线路
景点推荐
商品信息
特色介绍
行走天下
时事资料
图片专题
业界快讯
会员手记
商家·摄影师免费注册-登录
CCN传媒图片网
>
会员专辑
> 昭君庙 昭君岛-2006 [作者:杨光]
共 203 张图片,当前页 1/12 页
显示
18
24
36
48
60
张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王昭君死后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
[全文]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王昭君死后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昭君为汉宫女时,传说她以不肯贿赂画工,因此元帝不知其美丽。直到昭君自请嫁匈奴时临别时,元帝方知晓,后元帝杀了画工毛延寿等。她的故事极为流行,并成为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题材。
王 昭 君 生 平
王 昭 君 名 王 嫱, 昭 君 是 她 的 字。 西 汉 元 帝 时 她 被 选 入 宫, 但 一 直 未 见 过 元 帝 的 面。
西 汉 时, 北 方 的 匈 奴 十 分 强 大, 经 常 南 下 到 汉 的 边 疆 上 骚 扰 掳 掠, 西 汉 的 对 策 是 软 硬 兼 施, 一 面 经 常 派 大 军 征 伐, 另 一 方 面 有 常 用“ 和 亲” 的 方 法 笼 络。 所 谓 和 亲, 就 是 皇 帝 将 自 己 的 女 儿( 实 际 上 多 半 用 皇 族 姑 娘 甚 至 宫 女 冒 充) 嫁 给 匈 奴 的 最 高 统 治 者 单 于, 结 成 亲 戚 关 系 以 求 暂 时 的 和 平 共 处。
汉 元 帝 竟 宁 元 年, 匈 奴 首 领 呼 韩 邪 单 于 到 长 安 朝 见 汉 元 帝, 汉 朝 廷 隆 重 欢 迎, 关 系 很 融 洽。 呼 韩 邪 表 示: 愿 做 汉 家 的 女 婿, 复 和 亲 之 好, 元 帝 很 高 兴 地 同 意 了。 这 时, 住 在 深 宫 从 未 见 过 元 帝 面 的 宫 女 王 昭 君 听 见 此 消 息 后, 主 动 提 出 愿 意 充 当 和 亲 人 选。 传 说 批 准 后 元 帝 当 众 召 见 王 昭 君, 见 她 长 得 非 常 美 貌, 后 宫 里 少 有, 于 是 有 些 留 恋 不 舍 之 意。 但 由 于 已 答 应 了 呼 汉 邪 单 于, 不 便 失 言, 只 好 让 她 远 嫁 匈 奴 了。
昭 君 出 塞 到 匈 奴 去, 旅 途 上 骑 乘 什 么, 打 扮 如 何, 历 史 没 有 明 文 记 载。 唐 代 人 则 猜 想 是 骑 马 去 的, 身 穿 红 斗 篷 , 怀 里 抱 着 琵 琶。 因 此 唐 诗 中 也 就 多 半 这 样 描 述 了。
贵 妃 与 明 妃 的 比 较
相 同
贵 妃 与 明 妃 都 是 中 国 “四 大 美 人” 之 列。 她 们 分 别 生 活 于 中 国 古 代 两 个 兴 盛 的 封 建 朝 代-- 汉、 唐。 她 们 都 是 皇 上 的 妃 子。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也 都 是 皇 帝 的 牺 牲 品。 至 今 人 们 还 传 诵 着 她 们 的 故 事。
不 相 同
杨 贵 妃 三 千 宠 爱 在 一 身, 使 皇 帝 不 理 朝 政。 而 导 致 唐 王 朝 由 盛 而 衰 的“ 安 史 之 乱”, 杨 贵 妃 应 负 一 定 的 责 任。 杨 国 忠 把 持 朝 政、 安 禄 山 的 得 势 都 和 她 有 关。
明 妃 虽 然 没 有 贿 赂 画 工, 而 被 送 往 匈 奴 和 蕃, 不 但 没 有 得 到 皇 上 的 宠 幸, 反 而 历 经 风 霜。 然 而 她 为 汉 朝 江 山 的 稳 定, 社 会 的 安 定 立 下 了 不 朽 的 功 劳。 无 论“ 和 蕃” 是 积 极 的, 还 是 消 极 的, 但 为 社 会 带 来 的 安 定 这 一 点 是 不 可 抹 杀 的。
她 们 的 美 貌 给 社 会 带 来 了 两 种 不 同 的 结 果. 她 们 都 为 皇 上 作 出 牺 牲, 然 而 明 妃 更 有 意 义, 她 的 坟 墓-- 青 冢 至 今 尚 存, 而 杨 贵 妃 死 得 却 无 价 值, 至 多 是 给 人 留 下 了 遗 憾。
昭君出塞和美女外交
作为国礼的汉朝美女王昭君,背负“和亲”使命,在胡笳哀声中西出阳关,走向苍凉的大漠,她唱出的“哀歌”一直回响了两千年之久,成为镶嵌在民族记忆里的不朽声音,标定着一个贞烈女子的自我献身。但这其实只是一个寻常女人的生命喜剧,她要成为自身命运的主宰,而非要去改变一个猎人部族的行为方式。但在历史的天平上,她的个人反抗价值是如此轻忽,被沉重的“和亲”砝码送上了国家大义的危险高度。
数千年以来,北方胡人一直是中原汉政权的最大外患。汉朝虽然强盛,但面对骁勇骠悍的草原猎手,却总是显示出软弱与无奈。除了武帝有过辉煌的战绩,大多数皇帝逆来顺受,指望以财物和女人作为换取和平的筹码。由于汉女姿色美丽,匈奴男人又有娶汉妻的风气,皇帝在武力不逮的情况下,除了继续加固长城,唯有把情色当作维护和平的国家战略。汉朝就此成了“美女外交”盛行的时代。
有关王昭君的记载,最早出自班固撰写的官方史籍《汉书•元帝纪》。公元前33年,匈奴王乎韩邪单于前往长安访问,声称不忘汉朝恩德,备下朝贺的礼物,希望能够永远修好,永不打仗。汉元帝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就选送宫女王樯给他当王后。《汉书•匈奴传》也有类似的简短记载,并且注明昭君是王的小字。自此,一个名叫王昭君的宫女,开始从历史的缝隙中探出头来,成为汉胡政治棋局中的美丽卒子。
这种“美女外交”伎俩,汉元帝此前已经干过一次,当年老单于刚刚即位,汉文帝就让一名王室女子去当他的王后,却遭到了女子的婉言谢绝,皇帝的使者重申了边防忧患和国家大义,逼迫其乖乖就范。好在单于对这位汉室女儿百般疼爱,令跨国婚姻由悲剧变成了喜剧。
王昭君的出嫁,完全是“美女外交”的故技重施。老单于死后,匈奴陷于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汉朝远征军乘其内讧,杀掉了呼韩邪的死敌郅支单于,而仅剩的匈奴残余在郅支单于的率领下,已成强弩之末,只能借助汉室的力量重整旗鼓。元帝顺水推舟,送了一个由宫女冒充的公主给他当老婆,又把年号改为“竟宁”,暗喻北方边境的安宁;匈奴人大喜,也尊她为“宁胡阏氏”,意思是“安定胡人的王后”。这两个称谓似乎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此后数十年间,北方边境都太平无事,嚣张了数百年的匈奴人,突然变得温顺起来。
昭君的革命性自救
《 太平御览》辑录的蔡邕《琴操》,记载昭君当年就以美貌闻名于世,17岁入选宫中之后,蛰居五年之久,竟然没有得到任何宠幸,皇帝每次前往后宫寻欢,从不打她住所前经过。昭君满含怨气,开始用自我贬损的方式进行反抗,终日蓬头垢面,不事修饰。单于派使者去长安朝拜时,心怀不满的昭君决计进行报复,她一反常态,精心妆扮,容颜明丽地出席国宴。元帝下令那些想要远嫁单于的宫女毛遂自荐,昭君当场起身,越席上前,对元帝禀告说,妾有幸被冷藏在后宫,因为过于丑陋而不合陛下的心意,唯一的心愿就是能把自己嫁给匈奴的英雄。她在大厅里俏然伫立,言辞间暗含嗔怨和讥诮,浑身却散发出美艳妩媚的光辉。汉元帝相见恨晚,想要留下自用,却又怕失信于单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绝代美人被带往匈奴。王昭君的报复竟是如此犀利,犹如一道细小而有力的闪电。元帝从此悔恨交加,大病不起,三个月后就一命呜呼。
这是昭君对冷宫命运的一次勇敢抗争。等待,就是宫女的日常哲学,她们是情欲的赌徒,在帘幕低垂的宫室里恭候皇帝的幸临。而她们改变枯死命运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宫女必须承受无边的寂寞和孤独。她们终日面对妆镜和历书,无奈地目击着年华在孤灯下老去,岁月的白发爬上了两鬓,容颜在无声地凋零,仿佛是那些溅落于风雨中的花瓣。
我们不知道昭君何时做出了那个重大的决定,我们仅仅获知,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她终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契机,那就是单于发出的求亲信号。昭君要籍此摆脱寂寞老死的悲剧结局。她断然走到前台,向的皇帝宣布了自己的抉择。
只有王安石在《明妃曲》里洞察了事件的真相:“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意思是汉朝的恩情不如匈奴的激情,而人生的快乐就在于两心相知,言语里流露出对昭君勇于追求真情和人生快乐的赞许。这是庄周逻辑的一次明亮再现――宁可像自由的乌龟在泥地里爬行,也不愿当朝堂上衣冠楚楚的弄臣。是的,在“中国四大美女”的阵列里,只有王昭君抛弃了皇帝情妇的梦想,革命性地选择了自己的未来。无论日后风雨如磐,岁月艰辛,她都是她自己命运的主宰。她是中国女权主义最古老的先锋,她的欢乐融入了向西行进的漫长印迹。
莫须有的画工之罪
东晋葛洪所撰《西京杂记》,企图向我们解释王昭君冷藏深宫和悲苦出塞的原因。它宣称元帝后宫佳丽太多,无法经常召见,就建立了所谓画工制度,并按所画的形象挑选可供亲昵的妃子。许多宫女为此都向画工行贿,指望他们把自己画得更美,由此点燃皇帝的情欲,只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因而被画工蓄意丑化,无法得到皇帝的赏识。单于事件发生之后,汉元帝震怒,下令追查画工责任,这才发现行贿作弊的黑幕。案发之后,这些画工都被押赴闹市执行死刑,搜检出的家产之多,令人发指。
但《西京杂记》、和唐代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都只说毛延寿是其中技术最娴熟的画工,并未直接指控他是贬损昭君的元凶 。画工索贿事件,显然是一次集体犯罪,毛延寿最多只是参与者之一,即便有罪,也未必就是首犯,更不应独自承担全部罪责。所谓毛延寿陷害之说,完全是后世文人蓄意栽赃的结果。王安石以诗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公开为毛氏辩护,声称他最多只是画艺不精,难以描摹出美人的百媚千娇而已。这是昭君案中的最有头脑的言论。
中国历史上充满了各种可笑的的谬见,例如有人宣称王昭君之所以出塞,是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良计。毛见昭君貌美,一旦受宠,就会变成妲己第二,而好色的汉元帝则将不能自拔,误国殃民,于是就在画肖像时蓄意加以丑化,以便能够将其冷藏起来。毛延寿因此改写了汉朝历史,成为捍卫社稷和安邦定国的功臣。但大多数文人则倾向于另一极端,即把毛氏视为阴险的罪犯。
旷世美女王昭君的含怨出塞,不仅丢了大汉民族的脸面,也意味着最高统治者的昏庸与失察,必须有人为这种错误承担道德责任。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许多中国文人参与了寻找替罪羊的运动,他们罗织毛延寿的罪名,将其描述成贪婪奸恶之人,而皇帝不过是这场视觉阴谋的受害者;同时大肆渲染汉家繁华和边塞生涯的困苦,这样,昭君出塞前的宫闱痛苦与大汉皇帝无关,而出塞后的大漠痛苦则与大汉民族无关。中央帝国据此恢复了脆弱的尊严。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这场政治陷构运动的高潮,它描述毛延寿不仅陷害王昭君,而且在事情败露后叛逃匈奴,挑唆单于兴师问罪,向汉朝索讨王昭君。面对番邦的强大武力,元帝只能拱手相让,其情形与李隆基痛弃玉环如出一辙。皇帝是受害者,他的无奈加剧了民众的同情,也点燃了对叛国者和匈奴人的怒气。毛延寿就此被大汉种族主义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冤狱。
[关闭]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王昭君死后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
[全文]
Mr.
Mr.
ID:110390-01447
Mr.
Mr.
ID:110390-01448
Mr.
Mr.
ID:110390-01449
Mr.
Mr.
ID:110390-01450
Mr.
Mr.
ID:110390-01441
Mr.
Mr.
ID:110390-01442
Mr.
Mr.
ID:110390-01443
Mr.
Mr.
ID:110390-01444
Mr.
Mr.
ID:110390-01445
Mr.
Mr.
ID:110390-01446
Mr.
Mr.
ID:110390-01433
Mr.
Mr.
ID:110390-01434
Mr.
Mr.
ID:110390-01435
Mr.
Mr.
ID:110390-01436
Mr.
Mr.
ID:110390-01437
Mr.
Mr.
ID:110390-01438
Mr.
Mr.
ID:110390-01439
Mr.
Mr.
ID:110390-01440
至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十页